发布日期:2025-09-09 来源: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网
一、活动意义:
朗诵活动以语言为桥,串联起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成长印记。当下,青少年在快节奏信息环境中,对文字的深度感知渐弱,而朗诵通过声情并茂的演绎,让经典文本焕发新生,助力青少年体悟语言韵律与思想力量。
朗诵活动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度感知和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顺应文化自信的时代呼唤,既响应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需求,也为青少年搭建展现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活动以朗诵为载体,凝聚青春之声,在传递情感与思想的同时,提高审美素养,让青少年在声韵中亲近文化、坚定自信。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
支持单位: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文化影响力》栏目组
承办单位:华夏之声-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交流活动组织委员会
录制地点:北京星光影视园
播出平台: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文化影响力》栏目组
三、活动口号
金声诵华夏,风采耀中华
四、活动目的
通过青少年参加活动以及准备过程中,促使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索了解,以及对家乡风土人情的学习传承, 更加深刻了解民族文化、民族智慧。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五、参与对象
全国范围内青少年儿童均可报名
六、组别:
幼儿组: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
少儿A组:7-9岁
少儿B组:10-12岁
少年A组:13-15岁
少年B组:16-18岁
七、作品要求
1、不限制作品内容,凡关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赞颂祖国、家乡的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均可。
2、可单人,也可以多人集体;
3、展示时间控制在单人3分钟以内,组合5分钟以内。
4. 评委根据选手的诵读内容、语言表达、情感表现、舞台形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八、活动形式:共分三个阶段,作品均通过线上提交并评选,寒假/暑假进行线下晚会录制。
(一)第一阶段:作品以视频形式线上提交
1、视频录制标准
视频时长:不超过2-5分钟;
视频格式:MP4格式,横版,画面比例16:9;
视频大小:不超过500M;
视频画面:必须选手本人全程出镜。
2、视频录制要选择安静无噪声场所,音量适中,确保画面不变性,无抖动、屏闪和雪花点。声音必须同期录制,不得后期剪辑配音。
3、前60%进入下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线上直播形式对选手朗诵基本功、现场应变能力进行考察
自备内容+1分钟指定内容的诵读+评委点评,前50%进入下一阶段。
(三)第三阶段:线下优秀作品展示及晚会录制
自备内容+即兴演讲+评委点评
九、奖项设置
(一)提交作品阶段
颁发荣誉证书+社会实践证明+定制款精美奖牌,各组别均设置特金奖5%、金奖15%、银奖30%、铜奖40%,优秀奖10%。
(二)线上直播(能力考查阶段)
颁发荣誉证书+社会实践证明+定制款精美大奖杯,各组别均设置特金奖5%、金奖20%、银奖30%、铜奖45%。
(三)线下优秀节目展示及晚会节目录制阶段
颁发荣誉证书+社会实践证明+定制款精美大奖杯。各组别均设置特金奖5%、金奖20%、银奖30%、铜奖45%。并加送现场晚会节目视频。
(四)同时各阶段,均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若干,对指导学生获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学校或机构进行表彰。
十、活动时间安排:活动持续到2026年8月
2026年1月底之前提交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参加寒假的线下活动及节目录制。2026年2月以后提交优秀作品可参加2026年8月份举行的线下活动及节目录制。
(一)作品提交阶段:2025年8月—2026年7月;
(二)线上直播(腾讯会议):能力考查分别在10月末、11月末、12月末、1月末、4月末、5月末、6月末、7月末;
(三)2026年寒假线下优秀作品展示及节目或晚会录制阶段(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报名截止为2026年1月31日。(报名时间截止后不再受理相关事宜);
(四)2026年暑假优秀作品及晚会录制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地点:北京。
十一、作品评选
1、评选原则
作品评选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求作品符合活动主题,有独特的创作思路和符合年龄特点的表现形式;鼓励少年儿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悟;鼓励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2、评选形式
组委会将邀请并选聘请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成立全国专家评审委员会,在活动组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规则开展作品评审及指导工作。
十二、后续活动
1、选手还可申请加入中华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人才库,获得入库证书。
2、组委会将在第二阶段线上直播活动过程中选拔出各组别优秀选手,经过辅导排练后,录制晚会在2026年春节假期期间播出。13910329791 18611863222